跨越山海!用心用情书写援疆答卷

文章来源: 湖北省荣军医院 · 2025-01-08
PDF

    1月6日晚,从乌鲁木齐直飞武汉的航班平稳降落在天河机场,省荣军医院技术骨干汪笋在圆满完成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任务后载誉而归。院党委委员、老年医学科主任张晋带队前往机场,迎接援疆干部凯旋。

    “在博州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对我来说是去发现、去感受、去帮助、去奉献、去收获的一个过程,让我真切体会到‘家国情怀’的意义。”跨越三千余公里的奔赴,汪笋用自己的专业和坚守交出了满意的援疆答卷,用奋斗与拼搏,画出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

    75岁的邹奶奶因患尿毒症入住博州人民医院泌尿肾病中心,已规律血液透析三年。因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只能行长期留置皮下隧道涤纶套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

    但因邹奶奶极为消瘦,半永久透析通路透析导管的涤纶套无法与皮肤正常愈合,导管有脱落的隐患,前后已经更换了两根长期静脉导管。“我以为长期透析导管是血管通路的唯一选择,那时候特别焦虑,总觉得导管脱落,我也就没有其他治疗办法了,还好援疆的专家汪医生来了,耐心的解释、宽慰,让我悬着的心都放下了。”

    时任泌尿肾病中心业务主任的汪笋得知邹奶奶的情况,为她开展了双上肢血管彩超检查,与团队成员综合评估后,决定为其实行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为患者提供了新的“生命线”,这也标志着科室在血管通路方面的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援疆期间,为解决基层群众就医问题,汪笋积极参与各地举办的健康知识科普活动,普及肾脏病相关科普知识,接待义诊患者1000余人次,给予他们饮食、作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让大家对肾脏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赢得了当地居民的充分信任与高度赞誉,荣获“优秀援疆干部”、“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同时,汪笋始终牢记“传、帮、带”的责任,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专业队伍而努力,将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及业务技能,不遗余力、倾囊相助,通过开展不定期专题交流和疑难病例讨论、实践教学、术后复盘等方式,提升科室医生的技术水平,理清多发疾病的诊疗思维,完善具体疾病的诊疗规范。在汪笋的指导下,博州人民医院泌尿肾病中心的年轻医生通过详细的课题设计、数据分析、案例论证,成功申请了科研基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段援疆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她说,“这必将是我生命里最难忘、最高光的经历之一。来的时候我就想好了,要把救治病人的事情做好,把医院的重点科室打造好,把医生团队带好,让患者能好看病、看好病,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与重托。”
湖北省荣军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2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