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最后两公里”通村组公路修好了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感谢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6月28日,烈日当空。在恩施州咸丰县高乐山镇龙家界村六组路口,看着即将完工的通组公路,68岁的村民朱双福握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负责人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这段长两公里多的水泥路,也是村里最后一段通组公路。这条路,当地百姓盼了许多年。随着这条路的完工,龙家界村将实现“组组通水泥路”。
龙家界村是典型的山区村,16个村民小组、496户村民,居住在14.72平方公里的大山里。组与组之间,往往相隔十几分钟的车程。
朱双福所在的六组,有11户村民。
从路口步行2公里多,就能看到朱双福的家。这是一座木质房屋,屋前的地里,成片的烟叶长势正好。不远处的几处房屋,因为许久无人居住,屋顶的瓦片都已破损。
在六组,朱双福是为数不多还在老屋居住的村民。“现在就剩两三户还经常回来,其他人大多在咸丰县城里打工,租房照顾老人和孩子。”朱双福说,这都是因为路不好。
据了解,六组原本有一条通组路,由碎石和泥巴组成。每到下雨,路面泥泞不堪,人都难以通行,更别说走车了。
因为路不好,生产资料只能凭借人力“肩扛手挑”,村民种地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也是因为路不好,村民们外出打工后,大多不愿再回来。
龙家界村是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对口帮扶村。2019年3月,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驻村工作队进驻后,解决水、电、路,完善基础设施,是工作队一直在做的事情。
3年多来,在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咸丰县支持下,工作队筹集资金,解决了村里15个村民小组的通路问题,六组是最后一个。
“当时把六组放在最后一个,是考虑到这个小组居住的村民不多等现状。”驻村第一书记李经刚说,为了解决这“最后两公里”,工作队对接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咸丰县,筹集100多万元资金,于今年6月中旬开始修建这条路。
得知六组要通路,许多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通过朱双福打听消息。“之前有7户人都说要回来住。”朱双福说,不仅如此,此前一家企业通过租赁方式,在组里的60多亩地里种上烟叶。通过种植养护用工,一些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至发稿时,这条通组路已全部完工,龙家界村六组村民终于能“开着小车到家门口”了。